“一码多用”!一张二维码引发的餐饮革命
发布日期:2017-07-19 08:50:26 |
分享
加入收藏
二维码技术其实并不是一项新技术,早在1994年,日本一家叫DW的公司发明了一套QR Code编码规则,逐渐流行成为现在主流使用的二维码;在中国二维码的应用,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普及,腾讯与阿里两巨头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力推,在2016年8月央行终于官方肯定二维码支付的合法地位后,这项技术终于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修成正果。
通俗一点来理解二维码,其实就是一堆人眼看不懂的乱码,但是通过软件和扫码设备(手机摄像头,扫码枪等),可以识别并打开指定的网站地址,通过腾讯的微信(其实是微信浏览器)或是支付宝APP(也还是浏览器)里面的扫一扫功能,手机,用户,应用软件,商家,支付,金融机构等,都被穿连了起来。
这样的技术普及暂且不表,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个重要的行业应用,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已经开始息息相关。
正餐企业经营现状与难度:
在中国餐饮业中,后买单式的正餐业态是餐饮业细分市场中的最大的;中国人历来是最会吃的民族,也是将吃饭这个稀松平常的事,赋予了大量的社交场景:谈个生意在饭桌上就会很融洽;家庭的生日聚会其乐融融;谈情说爱,环境要优雅浪漫,食物要精致;不大吃大喝一阵,婚礼怎会喜气洋洋?股票涨了,今儿个开心,哥们儿我请客喝酒去…各种各样的就餐理由,造就了令歪国人叹为观止的各式各样的正餐餐厅,从表面上来看,一片欣欣向荣。
然而,正餐企业的日子绝对不会像外行看到的那般风光。最近的五年,商业地产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兴起,加上零售实体店受电商的巨大冲击,使得体验式消费为主的餐饮业供应量,连年成倍的上升,即使是坐拥全球最大餐饮消费市场,但是竞争高度激烈的市场,并不因此让人人都赚到钱,而是体现了一种强者更强的马太式效应。、未来餐饮行业的竞争水平,只会进一步升级,而土豪式的,简单粗放式的管理模式,再也没有做大做强的机会了。
绝大部分的正餐餐厅,都需要选一个好的位置,以获得足够多的线下目标客群;充分竞争的环境下,极其独特的菜品和不可复制性,对大多数餐饮企业来说是一种奢求;在选址上,要不就离目标顾客的家近,要不就离他们的公司近;对于拥有极强的坪效和人效的餐厅,位置好不好并不能用租金高低来评价;真正盈利能力决定的要素,并不只是自身系统性的能力,更取决于周围环境的竞争水平,只是客观环境你并无法左右,唯有不断提升基于自身定位的竞争能力的提升,从而也改变了周围的竞争水平。
炒出好菜,做出好产品,选对位置,做好环境设计,培训好服务员… 在大多数情况下,做到了这些,你的餐厅也很可能只是有了生意,勉勉强强的活了下来,想要具备很好的盈利能力,还要在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上下足功夫。精细化管理,就是要做好开源的工作,节流的功课,在保证优秀的目标客群体验的基础上,革命性的解决各部门流程衔接的问题。而新的技术出现,往往会带来流程的巨大革新,产生企业梦寐以求的效果。
那么,一张普普通通的二维码,如何让餐饮企业的营运流程,带来巨大的革新?
顾客可以通过一个二维码实现点菜、加菜、呼叫服务、注册/绑定会员卡、支付、开具电子发票等等强大的功能!
场景一:点餐
顾客到店,手机扫描桌台二维码,进入点餐下单;
场景二:点餐
顾客用餐,中途扫码,选择加菜,直接下单;
顾客用餐结束,扫码查看账单,在线付款,付款完成后可开具电子发票;
除此之外,顾客扫码可注册/绑定会员卡,享受会员折扣,会员卡付款;
“一码多用”什么都能做,赶紧开启科脉“神码”之旅吧!